香港尋求庇護者在英國面臨什么樣的困境?英媒BBC報道,幾位近年因激進示威行為匆匆離港赴英尋求所謂“庇護”者的最新情況,形容他們處于“生活拮據”“精神煎熬”狀態,甚至不時萌生自殺念頭。
“我變成了一個無家可歸,四處流浪的人。”報道中引述一名幾年前曾是香港中文大學學生的文妮夏(化名)如此形容自己的處境。她2020年11月下旬在中大畢業禮期間高舉“港獨”橫幅后,害怕面對刑責,帶上僅有的1,000英鎊逃離香港,只身前往舉目無親的英國,向英國政府尋求所謂“政治庇護”。
“要裝作一個知道感恩的難民”
抵英一個月,文妮夏便發現隨身帶的錢已花了一半,加上沒有工作權利,她只能接二連三借宿,四個月內在英格蘭上上下下搬了五次家。“我變成了一個無家可歸,四處流浪的人。”她說,當時深感苦無出路,腦中浮起自殺念頭,“我沒有活動的意欲,想把自己藏起來。沒有勇氣自殺,但有這樣的念頭”。最后,她嘗試到網上尋找支援,找到撒瑪利亞防止自殺熱線。
報道形容,經過數年在英生活的文妮夏,面對工作與學業有壓迫感。“你要裝作你是一個正常人,一個知道感恩的難民,一副努力成為專業人士的樣子。”
另一個和文妮夏經歷類似的個案,20歲的羅森(化名)兩年前逃到英國“尋求庇護”,目前居住在一家類似的庇護酒店,等待審批結果。羅森到埗英國后,同樣經歷了多月四處借宿、寄人籬下的生活,心理健康狀況也急轉直下。他說:“我來到這里后才開始懂得害怕,每當想起晚晚來襲的噩夢,就感到不安,又想作嘔。我不要回憶,不要想起。”
網民:早知今日何必當初
羅森在2021年底入住了英國內政部提供、由酒店改裝的庇護宿舍,又接受抑郁、焦慮、創傷后壓力癥(PTSD)方面的治療。他在訪問中抱怨,每當庇護宿舍職員來訪或要求進入房間進行日常維修,砰砰拍門,往往把他嚇得心慌,久久無法平靜。事后,他多次反饋拍門和摔門可能觸發其病情,要求職員先打電話再上門,卻遭駁斥“心理問題是胡說八道”。
“早知今日何必當初”!有香港網友對報道中有關人等的遭遇不表同情,直指這些亂港分子為了所謂的“自由”被人用完即棄。事實上,英國經濟不景氣情況越發惡劣,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市政府日前更已宣布破產,他們留在英國的前景更加不容樂觀。